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大班教案

时间:2025-09-01 16:20:20
【精选】大班教案模板七篇

【精选】大班教案模板七篇

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!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大班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 初步学习用脚连续踢毽子。

2、 体验民间游戏踢毽子的乐趣。

3、 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。

4、 能遵守规则玩游戏。

活动准备:

每人一个毽子。记录笔、纸,录音机、音带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热身运动小朋友来我们来找个位置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吧。

二、踢毽子。

1、 幼儿自由尝试用脚踢毽子。

2、 幼儿交流:你是怎么用脚踢毽子的?

3、 教师示范用脚连续踢毽子。

4、 幼儿尝试连续踢。

三、游戏《谁踢得多》。

此设计进行试教后发现幼儿对连续踢毽子有点困难,活动下来不知道让孩子学习怎样踢毽子,孩子的原有水平没有很好的了解。在此基础,我又翻阅了体育方面的书籍上,对活动进行修改,在晨间活动时让孩子们玩玩毽子。

教学反思:

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,因此,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,注重在活动中观察、捕捉幼儿的兴趣,把握时机及时引导,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,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。

大班教案 篇2

主题目标:

1、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,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。

2、懂得并尝试分享、助人、谦让。

3、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。

4、积极的参与活动,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主题内容:

周一:语言《草莓甜蜜蜜》(指导实习生上课)

周二:科学《上面和下面》

周三:语言《最要好的朋友》(脱班)

周四:美术《我的好朋友》(指导实习生上课)

周五:区域活动

科学:上面和下面

活动目标:

1、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、下。

2、学习以客体(物)为中心区分上、下。

3、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,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上面有什么,下面有什么。

活动准备:

1、《小朋友的书。数学》

2、小动物卡片若干

活动过程:

1、幼儿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、下。

(1)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环境,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,自己的下面有什么。

(2)游戏“看谁躲得快”:幼儿听教师的口令“椅子上”、“地毯上”、“桌子下”等,马上躲到相应地点。比一比,谁的反应最快。

(3)游戏“谁最快”。

(4)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和玩法:游戏开始,教师分别说出在幼儿上面或下面的物体,幼儿根据物体的方位做动作表示,(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上面,幼儿就把双手举高;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下面,幼儿就做蹲下的动作)比一比谁能按照教师的指令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。

(5)幼儿游戏几次

2、幼儿以其他物体为中心,区别上、下。

(1)小动物捉迷藏。出示小动物,请小朋友闭上眼睛,教师把小动物放到活动室某物的上面或下面,或者在架子的上、中、下分别放上小动物,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,找到后告诉大家“XX在XX下面(上面、中间)。”

(2)游戏“藏一藏”: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,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个地方把小动物放好。然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小动物放在哪里,请其他小朋友去找一找。学会说“我的XX在XX下面(上面)”、“我的XX下面(上面)找到了XX”。

3、操作活动,翻开《小朋友的书。数学》第7页“送好朋友回家”,让幼儿练习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别上、中、下。

教学反思:

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。活动中,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,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,让幼儿轻松地认识、理解了学习内容。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,发言也很积极,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。

大班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1、学唱歌曲,尝试根据旋律的特点创编歌词及动作,体验身体造型带来的美。

2、初步感受音乐优美、抒情的情绪,尝试用柔美、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。

3、在结伴表演中进行情感交流,体验合作的乐趣,进一步练习肢体动作上的默契配合。

活动准备:

1、音乐活动室(两面墙装有大镜子);哈哈镜3面;(凹面、凸面、波浪面各一)。

2、相关音乐CD及CD播放音响。

3、康加鼓一个;塑料盘(圆形、椭圆形、方形)8个;纸巾筒16个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,小朋友发挥想象,自由创编动作进入音乐活动室。

二、节奏游戏"哈哈镜"。

1、请幼儿来到哈哈镜前照一照,并说说哈哈镜里自己变成了什么模样,然后再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来。

2、介绍游戏"哈哈镜"的玩法:老师当哈哈镜,幼儿边自由走动边拍手念儿歌:"大镜子、小镜子、圆镜子、方镜子。"接着老师念:"我是一面怪镜子,把你变成大胖子(高个子、怪样子)",幼儿停下来做出相应的表情和造型。

3、教师借助康加鼓的节奏和幼儿共同游戏。(启发幼儿可自己造型,也可以两人或多人造型,教师还可以变化自己念儿歌的声音来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)

三、体态韵律活动"照镜子"

1、照镜子。

师:"刚才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镜,那你们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么镜子呢?"(梳妆镜)。"请小朋友到镜子前照一照,做一做各种表情和动作,看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的。"(幼儿自由回答)

2、学唱歌曲。

教师当镜子外面的人,边唱边做动作,请个别幼儿做镜子里的人来模仿,然后再请幼儿集体模仿。

3、创编歌曲动作。

(1)当幼儿很熟悉歌曲旋律后,教师可更换动作再邀请幼儿模仿。然后提问:"谁来帮我想想,还有哪些动作可以做?"请出个别幼儿当镜子外面的人,其他幼儿当镜子里的人做动作模仿。

(2)请每位幼儿自由找一位伙伴玩"照镜子"游戏,可以和教师教的一样,也可以不一样,教师观察。

(3)分别请出2-3组幼儿上来表演。

4、配合音乐"照镜子"。

(1)播放优美、抒情的音乐,教师配合音乐做一些柔美、舒展、连贯的动作,幼儿集体模仿。

(2)请个别幼儿上 ……此处隐藏2092个字……赛的形式来开展活动。于是我想用一种特殊的节目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有关动物的教学活动。教师以“主持人”的形式出场,幼儿作为游戏的“参赛者”。幼儿具有这种竞赛类的生活经验,平时,他们从电视上可间接地感知竞赛活动的形式。

在活动中以“游戏闯关”的形式进行,层层增加难度,让幼儿在紧张激烈的语言表达和动作展示中闯关。在闯关胜利后能获得“联欢会”的门票,以及在比赛活动中评选出“最佳合作队”;“最佳智慧队”;“最佳胆识队”。

本节课渗透于科学、语言、音乐领域之中、以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和《纲要》所提出的个领域教学目标为指导,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,知识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。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,而应以关怀、接纳、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,以一种“主持人”身份展现在孩子的面前,随时察觉幼儿活动的动态,形成合作、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过程。

活动目标:

1、掌握某些动物的特征、生活习性,并进行比较、分析和概括。

2、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,并能遵守游戏的规则。

3、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胆识和反应能力。

4、在活动中,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,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。

5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
活动准备:

一、知识经验的准备:对动物的外形特征、生活习性有一定的掌握。

二、物质准备:

1、动物头饰、彩带、音乐、动物图、鼓。

2、游戏记录表。

3、活动场所:幼儿分组线和动物家的场景布置。

4、最佳奖牌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。

1、幼儿自由地讨论:

提问:你喜欢什么动物,为什么喜欢它?

2、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。

二、幼儿对动物的特征、生活习性进行比较、分析;进行“游戏闯关”活动。

师:“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联欢会,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活动。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,在下面的闯关活动中必须顺利闯关,才能得到参加联欢会活动的门票。

我们分成红、黄、蓝三组,比比哪一组先顺利闯关,最后我们还会评比出“最佳合作队”、“最佳智慧队”、“最佳胆识队”。

(一)闯关游戏A:猜猜我是谁。

1、师介绍游戏规则:每一队选两名选手,一名幼儿看动物图模仿动物的样子,另一名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准确猜出动物名称,猜对一个者得一分。

2、幼儿进行游戏的闯关活动。 师展示动物图给模仿者看,然后猜者进行猜图活动。

3、幼儿对游戏活动成绩的记载。

(二)闯关游戏B:快速反应。

游戏规则:在一定时间内听要求作出反应。

快速反应:

1、师介绍游戏的规则:这里有9个问题,其中有2个问题是每一组必须回答的。在一定时间内回答正确者得1分。

2、幼儿听题并进行回答。

红队问题:①哪个动物是短跑冠军?

②海马是一种鱼还是一种马?

黄队问题:①金丝猴、大象谁是珍稀动物?

②小海马是谁养大?

蓝队问题:①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谁?

②乌龟、河马谁的寿命最长?

抢答问题:①嘴最大的鸟是谁?

②世界上最大的鸟是谁?

③人类最早的朋友是谁?

3、游戏活动成绩的记录。

回答问题:

1、师介绍游戏的规则:这里有3个问题,回答者在一定时间内回答的越多,得分就越多,回答出1个得1分。

2、幼儿听题并进行回答。

问题①哪些动物是站着睡觉的?

问题②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?

问题③哪些动物是进行冬眠的?

3、游戏活动成绩的记录。

(三)闯关游戏C:动物找家

1、师介绍游戏规则:这里有森林、大海、和小河三个家,请你们找个正确的家住进去。

2、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去找家。

3、师看看幼儿住进家的情况,不合适的进行调整。

4、分组讨论:他们为什么可以住在一起?

三、颁发最佳奖牌。

根据的表现及活动成绩的记录情况评选出“最佳合作队”、“最佳智慧队”、“最佳胆识队”。

四、动物联欢。

师:“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,获得了联欢会的门票,让我们一起来庆祝吧!”

幼儿跟着音乐进行联欢。

活动反思:

本节课采用了节目娱乐游戏的形式,让幼儿在激烈的比赛中掌握了动物的外貌特征、生活习性的知识。

其中闯关游戏这一环节最为精彩,孩子的思维反应敏捷,能大胆地表现自己。

在“猜猜我是谁”的游戏中,幼儿模仿动物的表演能力各不相同,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明显的动作进行表演。如吴好小朋友在表演猴子时能抓住猴子抓头挠耳的样子进行表演,还学着猴子的样子跳上跳下,让另一名孩子能很快地猜出是猴子。我展示了孩子十分熟悉的动物图片,如“公鸡、猴子、大象”等图片。这些动物的特征比较的明显,孩子容易进行表演,在选择容易表演的图片同时,我也选择了几个难以表演的动物图,让孩子充分地进行想象,大胆地进行动作的表演。如动物图“乌贼”,幼儿在表演时利用自己的手充当乌贼的触足,还扭动着身体,但孩子们猜出来有些难。有的说是狮子,有的说是狼。

在快速反应这一环节中的问题抢答,幼儿表现得更为激烈,他们都快速地举起小手,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问题的回答,有时没有抢到问题回答时,就哎声叹气,显得十分可惜,自己没有抓住机会,这种抢答的场面并不亚于电视上那种竞赛类的游戏场面。

当孩子们看到记录表上的分数一分一分地往上加时,他们显得特别的兴奋,每一分都是他们对问题的正确回答得来的。

在回答“哪些动物是站着睡觉?”等三个问题,回答越多,得分越多。赵文静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时,说出了2个答案,突然地结住了,她这一组的孩子们马上跟着紧张起来,我随机告诉他们,“你们这一组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。”听了我这句话其他的孩子马上进行了补充,孩子们有高兴了起来。

闯关游戏在激烈、紧张的状态下很快地结束,在“动物找家”这一环节中,大海和小河的有些小动物跑错了家,也可能是我在布置“大海和小河的家”时,布置的有些相似,他们容易搞错选错了家,也可能是孩子对两个家的区别不是太清楚。孩子们经过重新选择,又住进了新家。

利用节目娱乐的游戏形式,我还是头一次运用到幼儿教学活动中,形式新颖,幼儿的兴趣很高,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。当然,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,活跃的幼儿能回答许多次,不善于回答的幼儿一次也没回答得到;还有三个家的布置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,场所的特征应更加的明显些,这样“小动物”们就不会进错“家”了。

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胆识,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,能直接在竞赛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能。在以后的教学中,我将继续尝试用这种形式来开展有关的教学中。

《【精选】大班教案模板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